< back to overview
19.11.15 — 28.02.16
/

空间三重奏

空间三重奏—刘诗园、尹秀珍与Gentucca Bini.两位艺术家与一位设计师重新塑造震旦博物馆的人文空间。

展期:2015年11月19日 – 2016年2月28日

地点:震旦博物馆

上海市陆家嘴富城路99号

策展人:乐大豆

震旦博物馆与Arthub持续探索当代艺术作为为博物馆古董馆藏的复活工具的各种可能性,为您呈现最新群展《空间三重奏》,由三位艺术家刘诗园、尹秀珍和Gentucca Bini共同完成。

2015年是“新路”计划的第三个年头,震旦博物馆继续秉承“新路”的理念,策划了多个当代艺术展览项目,旨在探讨艺术机构、馆藏、公共空间在上海,乃至中国,这个多元的文化发展地的定位。

《空间三重奏》探索建筑与空间上的隐喻,将安藤忠雄设计的震旦国际大楼与博物馆馆体进行连接。两座楼体无论在“物理”上还是“心理”上,其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览分为三个章节:容器空间、数位空间、倒置空间,三位女性艺术家各自解读对于这个公共 “容器” 的看法。这是Alcantara与震旦的第二次合作。艺术家们把作品介入到博物馆的空间里,这三件特殊的作品,形成虚实梦幻的无声组曲,如同三重奏般,演绎了艺术家们对于“超凡空间”的理解。

尹秀珍的装置作品《消化腔》,作品自身就带有“容器”的概念,是本次展览最具焦点的装置作品。置于二楼连廊空间的《消化腔》,通过在寻常的地点增加了一个不寻常的元素,在功能上加强了陈列古器物的震旦博物馆与其公共空间的连结,创建了一个虚拟的邂逅空间。这个装置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空间体验感,就像一个大教堂,每一个人都能在里面得到私人的空间感受,也可以在里面冥想对于生活的感悟。

这件装置由大量二手衣物及Alcantara材料拼接而成,装置外侧有几个由金属制成的入口。有质感的布料与金属的结合,暗示着人们在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金属入口)中,还有生活的碎片痕迹(布料)。夹杂着布料的陶瓷容器代表人都是客观主体,这些在景德镇制作的陶瓷片,表现的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痕迹以及那些被遗忘的经历,被凝固在这样一个珍贵的,颜色几近透明的容器中,也凝结了所有快乐的时间与空间。

穿过连廊走向水晶厅,是刘诗园的电子屏幕作品。她对于手工作品的理解转化为屏幕上显示着的诗句,交织重叠在Alcantara的面料上。仿佛一首没有结尾的《情诗》。

然而艺术家正在组织一种新的语言,一首由碎片般的诗句组成的国际化诗句,就像人们需要浪漫的诗句来描绘美丽的象征和普世的爱。“爱”的意义是佛教倡导的,而作品是由凡人发出的声音,却可以在历史的特定时间点,永恒地镌刻在文化历史上。

这个作品发生于震旦国际大楼内以及其外立面的LED屏,同样的文字被放大展示在户外大屏幕上。歌颂那些曾经为求完美忍受痛苦的竹制品编织者,玉器的雕刻者,画家,作家等工匠们用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的复杂工艺,执着的追求艺术。因此刘诗园的作品是用一种诗意的表现手法,将追求完美艺术的超凡空间,转述成一首诗一般的文学作品。

最后一位创作者的《异度空间》,是一位建筑设计师。Gentucca Bini有多年在空间、建筑、时尚的跨界设计经验。她的项目呈现了一个倒置、颠覆的效果,挑战人们对于公共环境的印象。在这个项目中,Gentucca Bini将最具震旦建筑特色的水晶厅空间“颠倒”过来。

设计师通过“颠倒”巴洛克风格的水晶厅,挑战巨型空间,弱化空间本来的功能作用,让观众产生视觉的错觉。通过颠倒水晶厅的设计,Gentucca Bini创造出一个全新空间,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令人新奇的,像万花筒一样的当代艺术空间,从一个风格强烈的巴洛克空间转变为感官的空间。冰冷的大理石对比柔软的Alcantara材料,而Alcantara材料上又印有水晶厅环境的照片,使它看上去极像是由大理石、玻璃或其他有光泽的材质构成了倒装空间。而差异感存在于观众的视觉与触觉之间,颠倒的景象使得地面和顶部的视觉效果相同。透过展厅内的玻璃窗,你会望见另一个影射着Gentucca Bini对于超凡空间的思考,只要改变了看待事物的元素、角度或功能,即改变了所有。改变空间的皮肤即是改变了观众所有的感觉和功能,在空间里营造眩晕、欢笑、全新的感官体验。

在这个里程碑式的展览中,三位女性艺术家发表各自对于震旦国际大楼与博物馆间公共空间“容器”的看法。这个项目由两位艺术家、一位建筑设计师带来的作品介入到博物馆的空间里,虽未涉及馆藏,但这三件作品如同这个公共空间的三重奏,演绎了艺术家们对于“超凡空间”的理解。这三组作品改变了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让我们用心思考体验,打开了我们对于多元文化与媒介中相互关系的认知。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观看《空间三重奏》在震旦博物馆的制作过程 :

视频制作由FLATMIND提供。

图片全部由周子涵拍摄。


艺术家

Gentucca BINI

出生于米兰,设计师,建筑师。最初她为服装设计师走秀,并为Raaella Curiel, Blumarine, Karl Lagerfeld, Ferré and Chanel 等品牌设计配件,而今她有了自己的品牌。Gentucca 跨足艺术界最初是因为她想要效仿她祖母,著名设计师Bruna Bini 的作品。Gentucca 用同样的剪裁,同样的颜色再现了祖母的创作,不同的是采用了真空包装, 买家可以选择打开穿着或把它们作为艺术品挂在墙上。她的设计在纽约古根海姆和威尼斯葛拉西宫等著名的博物馆商店都有贩售。在Gentucca 的时尚概念中,她更多关注结构的细节以及技术的使用,她的设计受有自信、勇于对自我批判的女性所青睐。服装的外形由穿着者的姿态决定,瑕疵反而是装饰性元素,不对称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并凸显出面料最值得玩味的一面。

刘诗园

1985 年出生于北京,目前生活于北京、哥本哈根两地,刘诗园用摄影、拼贴、影像和表演创作她的作品,运用日常的物件,在暧昧与理性、虚构与真实之间寻找一个符号来定义当代性的经验与情感。2012 年,刘诗园于纽约视觉艺术大学艺术硕士毕业,2009 年取得中央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学士学位。她的作品在许多展览中展出,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第二届CAFAM 未来展”(2015),深圳OCT 当代艺术中心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2012),纽约古根海姆基金项目Stillspotting (2011)。她还于2014 年获得旧金山Kala Art Institute 授予的Honorary AIR Awards. 2012 年获得 Paula Rhodes memorial award.

尹秀珍

尹秀珍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女性艺术家,1963 年出生于北京,1989 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油画系,在1990 年代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她的作品在许多国际性的展览中展出。在1990 年代早期,尹秀珍首先尝试的是雕塑艺术,她的作品意图从个人及整体环境的角度探讨艺术的全球化、均质化。令人熟知的是她的作品常使用二手物品、日常生活物件,如纺织品等。

她将回收来的二手物件堆叠成记忆的雕塑,在现代化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增长的语境下,她寻觅那些在过度城市化进程中被忽视群体的个人化物件。在这个快速变化中的中国,记忆似乎是最先消失的。这也是艺术家将保存记忆作为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