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to overview
19.06.15 — 02.08.15
/

仇庄项目:勒维特与卢道德

开幕:2015年6月19日 17:00-20:30
展期:2015年6月20日 – 8月2日

文/乐大豆、Charles Esche

如今想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做一个艺术项目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也是一种奢侈。《仇庄项目》的诞生非常有趣,从我们在2009年第一次接触艺术家李牧时,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而项目的发展过程也更加的有趣。彼时我们正和 Defne Ayas 进行2010上海世博会的项目:一个将 Van Abbe 美术馆的馆藏带到上海的项目,但是想以一种非官方、非传统的方式来进行。

我们想要把这些馆藏“暴露”给中国艺术界(单指观众),通过一系列的选择、评估、策展性研究等过程,我们想要在一个全新的语境之中将作品“转译”出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Double Infinity 这个项目将西方美术馆推到了一种未被探索的复杂的“脆弱”现实之中,让美术馆走出舒适区,置于挑战性的境况之中。

几位中国艺术家接受了这样的挑战,并临时创作出了一些作品,对 Van Abbe 美术馆的艺术品进行改造,最终让让参与其中的艺术家得到了改造。

在这样的语境中,李牧对 Double Infinity 进一步复杂化。他的艺术创作将他的身份转变为“其他人”的工具,他成为了“工人”,被 Van Abbe 美术馆雇佣的助理。他的初衷是成为项目的“译文”,成为整场挑战过程的见证者。他参与了展览的搭建过程并在展览期间每天都留在美术馆。他收集整理信息、采访、印象、诗歌和绘画,并将这些内容随后展示在 Van Abbe 美术馆的小型展览 Gate Keepers at Play (行动中的看门人)之中。

那段时间,在我对李牧的采访中,他说:

如果交流指的是把欧洲美术馆的东西拿到上海给普通人看,那就非常付钱了。真正的交流是能够影响双方的、平等的。在《双重身份》展览进行期间,我会和现场的观众交流,向他们解释我的作品,和他们交流想法。这种交流让我非常开心,因为对话是互相了解的窗口。艺术不再只是一种媒介,而是促进艺术家和观众进行精神交流的工具,并且能够互相影响。这让我意识到,在将来的创作中我应该走出工作室,让自己的创作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李牧之后也让这个项目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在 Van Abbe 美术馆短暂驻留数周之后,他决定挑战自我,再次将自己设置为一位翻译者,不是以艺术界的艺术家的身份,而是以乡村艺术家的身份。在项目开始时,李牧回到自己在农村的家乡,将艺术创作的“艺术行动”带了过去,作为把当代艺术翻译成通用的行动。他在采访中说:

《仇庄项目》中,李牧想要跟他的家人解释他做的是什么,以及艺术能够给家乡人民带来什么。经典的现代主义作品对于这些新观众来说可能有些遥远。李牧记录下了人们对于来到新环境的艺术品的反应。在我们的认知中,它们还是艺术吗?还是说它们有不同的属性和价值了?李牧也持续探索他的村庄的历史,因为找不到任何确切的关于1900年以前的资料和记录。历史从来没有被记录下来过,因为人们不在乎,他们甚至也不在乎未来。中国乡村的世界正在快速地变化着,李牧想要找回家乡的历史并呈现在他的图书馆中给村民们阅览,希望给人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震旦博物馆进行的展览将把这个项目完全呈现给观众,包括李牧在进行项目研究时与仇庄进行的看似不可能的对话。展览将呈现项目是如何被转变以及李牧五年来对本项目的发展过程,并以此全部呈现出来,随后展览将巡回至荷兰 Van Abbe 美术馆进行展出。

此次震旦的展览标题取自两位艺术家,他们都为本项目做出了贡献—索尔·勒维特和卢道德,卢道德在李牧对 Van Abbe 美术馆的艺术品进行“重建”时与李牧保持持续的沟通。

展览把李牧的历程传递给了观众,以及在村庄实现项目时所经历的矛盾与疲惫、美与绝望;从他为村民开设的图书馆到为村子公共空间所做的墙绘与装置。

震旦的展览空间与剧院将首次广泛呈现与项目有关的文献与材料,包括一部四部分影片,展示出他在这个项目一年以来的探索和他的生活。

此次展览也是震旦的年度项目之一,让震旦以移动博物馆(影像博物馆)的身份进行呈现。影片的四部分将在博物馆的剧院和展馆内进行播放,以不同的侧面展示出项目的复杂性。展览得到了 Van Abbe 美术馆的合作与支持,强调了震旦博物馆的长期目标,深化了与全世界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合作与联系。在这些合作关系中,包括已经与震旦建立合作关系的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以及多伦多电影节和米兰当代艺术中心等。

乐大豆采访李牧的全文请点击这里阅读。

关于展览开幕,请点击震旦官网

开幕完整安排
新闻发布会:17:00-17:30
艺术家与策展人访谈:17:30-18:00
纪录片播映(序言与第一部分):19:0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