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16 — 04.08.16

王业丰
《漂流舞台》

为您带来:
《漂流舞台》, 王业丰,2016, 3D 动画, 视频装置, 无限循环.

王业丰是一位新媒体艺术家,1984年出生于中国上海。近十年来,王业丰持续不断地思考和实行有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大量作品主要涉及实验三维图像和动画、录像装置、虚拟实境和3D打印等媒介。

上大美院本科毕业之后,王业丰赴美留学,于2011年夏取得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学位。继而在该校的电影新媒体以及艺术与科技部门担任了一段时间地讲师,并帮助发展与数码艺术相关的课程。自2013年,他赴美国罗德岛学院艺术部门担当助理教授,领导建设数字媒体项目至今。

目前,王业丰主要在美国普罗维登斯和纽约等城市生活、工作,并经常往返于中美两地的艺术领域。他在各地与不同展场进行过合作,作品展览足迹包括美国芝加哥Co-prosperity Sphere文化中心,美国圣塔菲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美国曼哈顿先驱广场,美国纽约Here艺术中心,中国徐州美术馆,中国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芝加哥Gene Siskel电影中心,美国海德公园艺术中心,香港Art Projects画廊,上海Between艺术实验室等。他也曾是美国纽约 NARS Foundation 基金会的驻场艺术家和评审小组成员。

关于艺术家的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查看他的个人网站。

Arthub 邀请克里斯·罗密洛,策展人及 Arthub 的好朋友来和我们聊聊《漂流舞台》,这是王业丰的最新的作品,目前正在群展《绿光终将消失》中展出。别忘了在7月31日之前去 Between艺术实验室看展。届时你将看到王业丰、陈霄、林清、刘月的作品。此次公映,克里斯和艺术家共同探讨了关于收集与丢弃、囚禁与自由。



像上了发条一样不停收集着:
回忆、物件以及数据,王业丰的作品 《漂流舞台》

by 克里斯·罗密洛

我遇到王业丰是在几年前,那时候我在纽约走访艺术家工作室,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去年我们有机会一起合作了两个我组织的策展项目,一个是 Myth and Mutations, 这个展览包含他的3D打印雕塑作品系列 Ambient Occlusion. 另外一个是 The Internet Yami-ichi in New York, 是一个“互联网风格”的跳蚤市场,出售与合作伙伴 Unhee Park 共同创作的作品 Promisecan.

作为艺术家,王业丰的作品探讨了怪诞与美之间的对话。他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对当代文化的观察、对艺术史中画像学的理解都让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幽默与怪诞的混合气质。

《漂流舞台》是王业丰最新的动画作品,也是同名系列作品的一部分。

《漂流舞台》动画装置-“绿光终将消失” Between艺术实验室,上海,2016
《漂流舞台》动画装置-“绿光终将消失” Between艺术实验室,上海,2016

这件作品的示例短片以标题文字和高频闪烁的红蓝色背景作为开始,标题画面虽然非常短暂,却旨在让观众为后面的震惊的内容做准备。随着标题的消失,一个舞台场景随即打开,展示的是分割的非常态的房间结构。

在 《漂流舞台》中,王业丰创造了一间怪异的房间,其内饰古怪而荒诞,结合了肉铺与浴室的结构,但房间内的事物却让人无法让人转移视线。女性的身体上是镀金的婴儿头颅,随着节拍摇摆,仿佛可以让人催眠。在她们的手中是绞肉机,向外流淌着粉红色的粘液。猪挂在钩子上,旁边还有卡通造型的男性在浴缸中休息。分割开的墙壁和地板装饰有理想性造型的云朵图案。高频闪烁的红蓝色继续在出现在画面的背景中,同时配有旋转的鸡脚。在这些奇怪的事物周围,你还可以发现房间中装饰着现代家具:洗手池、浴缸、镜子、壁纸、盆栽和毛巾架。

随着场景的打开,房间的布置和不断重复闪现的物体让人想起自动装置和机械剧院。通过和王业丰的探讨我了解到,这件作品的灵感最初来自于在美国期间不断搬家的经历。在这段经历中,艺术家积累了大量的物件(实体的和数字的),因此,《漂流舞台》就成为了储藏经历与回忆的虚拟空间。作为观者,我们进入房间并解读房间中物体对于艺术家和观众的意义。

这件动画作品表达的是我们在生命中收集和积累的事物。当我们获得一件新物品或者搬到一个新地方的时候,我们做的不光是填满一个空房间。我们所获得的物体在消费时有其自己的气场,在使用这些物品和空间时我们为它们注入了自己的精神、回忆和好奇心。

《漂流舞台》动画装置-“绿光终将消失” Between艺术实验室,上海,2016 2
《漂流舞台》动画装置-“绿光终将消失” Between艺术实验室,上海,2016

对王业丰来说,不断搬家成为了一个累赘—由东西、物件、事物组成的洪流。因此,王业丰把这件作品比作发条机械,我们不断地渴求并积累新物品并收藏它们,如此往复,几乎不曾察觉我们已经成为了物质的奴隶。我们装饰打扮的空间永远无法满足我们想象中的完美状态,相反,我们还会继续寻求新的物品并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沉沦。

在 《漂流舞台》中,收集物品,特别是“收集”家具的文化可以指的是宜家。

宜家想要通过大规模量产和高效率来使人快乐。然而,作为一种文化,宜家通过分割空间来让不同的空间具有专门的属性(和性格、身份、个性)。对于刚到美国的人来说,如果你频繁地搬家,那么让人快速购买新物品的文化其实是很可悲且令人不安的。《漂流舞台》回应的就是这种现象,通过把超现实和日常或广告的内容糅合在一起来呈现这样的观点。

在王业丰制造的房间中,物品与回忆糅合在一起创造出来一种国际风格的冲击。比如,骨头与云朵代表着截然相反的意义,一个代表重、一个代表轻。同时,在奇怪组合的内容之外,还有观众熟知的物体,比如盆栽和镜子。观者甚至可以在作品中找到和自己家里用的一样的物品。在这部作品中,艺术家解构了宜家的概念,但宜家的文化却渗透在作品之中。

收集物品的文化也占领了数字空间。这种现象可以在 iPhone 手机珍贵的存储空间中发现,也可以在 Instagram 上那种想要获得更多赞的心态中发现。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不断地搬家、租房、替换,而现在,在数字领域,我们不断地升级、备份、删除。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质疑事物价值的时代,包围在外面身边的事物却被大量地忽视了。

《漂流舞台》,动画截屏,2016
《漂流舞台》,动画截屏,2016

《漂流舞台》也探讨了二十一世纪的美学。动画中高频闪烁的红色蓝色背景展示的就是这一点。数字艺术家所选择的颜色组合经常能够反映他们来自的当代世界—即显示与虚拟糅合在一起的世界。他们不是自然世界的颜色,而是我们花费大量时间盯着观看的屏幕的颜色。这些颜色可以快速地选取并制作出来,而不用像绘画一样还需要用调色盘制作。

这些颜色可以在好莱坞电影的绿幕中、电子游戏的像素中或其他媒介中发现。王业丰选择用红色蓝色作为频闪的颜色反应了这一点。在我们的访谈中,他说,之所以选择这两个颜色是受到日本动漫《宠物小精灵》中的一集 Dennō Senshi Porygon / Electric Soldier Porygon 的影响。讽刺的是,《宠物小精灵》讲述的是收集这些小怪兽们的故事,其中的一个怪兽名字叫做多边兽(Porygon), 这是一个电脑生成的怪兽,名字是 polygon (多边形)的谐音。

porygon
《宠物小精灵》中的多边兽造型

《漂流舞台》中的明亮色彩虽然惊人,但是却是新时代艺术家的代名词,而大量使用彩色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最终,选择九十年代《宠物小精灵》作为灵感,《漂流舞台》不光使用了家具,也使用了数字媒体和个人回忆。

《漂流舞台》是一种讽刺。它以光鲜亮丽精制而成,表现的确是真实生活中的遥不可及。它是对追求完美身份与地位所导致的不断购买与丢弃的恶性循环的一种隐喻。王业丰创造的房间是一场白日梦,把不同的形式和经历聚集在一起,既是过去也是现在,既是真实也是虚拟。

王业丰把 《漂流舞台》描述成监狱或城堡,同时也是家。我们的家(真实的房间或电脑桌面)可以是避难所,但如果我们用杂物堆满房间,那它也可以是坟墓。高频闪烁的红蓝颜色可以看作是唤醒人们的闹钟,让人们警惕宜家文化和数字媒体给个人空间所带来的影响。但现实却相反,我们对墙壁的颜色更在意,却对之前的警示毫不在意。



你无法逃离
与王业丰的对话

克里斯(克):这个系列作品中,让你对制作房间和内饰产生兴趣的是什么?

王业丰(王):可以确定的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和我在美国的经历有关系。我不是出生在美国,我是9年前来到美国的,初来乍到时,很自然我被当作一名局外人来对待。然后我在美国开始学习、工作。在这9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年都会搬家一次,这让人想到我这个中国人生活在西方国家的一种状态。

有一种持续的不稳定性一直围绕着我,对于家的理解也越来越晦涩模糊,正如作品的名字一样,The Drifting Stages (《漂流舞台》)。这是一个充满了很多回忆的项目,我回想自己在美国住过的房子并思考自己与这些空间之间的经历的时光。我同时也收集真实的物品,有一些亚洲的古董,大部分是中国和日本的。我的艺术作品和创作工具也是我收集的事物。这些是我有意收集的东西,后来我意识到我收集的东西还有一个很大的部分,那是比我主动收集的东西大多了的部分。举个例子来说,每次搬到新家的时候就要买很多东西,比如宜家的家具、Bed Bath & Beyond 的厨具等等,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更大的体量的收集,甚至比你主动收集的东西还要大、还要多的多。

《漂流舞台》动画装置(局部)-“绿光终将消失” Between艺术实验室,上海,2016
《漂流舞台》动画装置(局部)-“绿光终将消失” Between艺术实验室,上海,2016

克:你也收集数字方面的东西。

王:对。比如我以前在电脑上制作或下载的东西,我没有把他们全部应用到我之前的项目中,其实它们大部分没有被使用,于是他们就成为了被遗忘的事物,呆在我的电脑和硬盘中,但都是我的虚拟形式的收藏。我觉得我有大量的素材可以被用在 《漂流舞台》中,因为架构和系统已经存在了,我只需要把它们放上去,以视觉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就可以了。我的创作过程大体是这样的,我先积累物品、我的收藏、我的回忆,然后把它们放在虚拟的空间中,然后看看结果如何。

说到我们与空间的关系,我总会想到每次我们搬到新家的时候都会想:“嗯,这是我的新家,我要把它弄成最好的样子,变成我的完美王国。”,然后你去宜家买家具,“这些家具非常完美,正好搭配我的完美王国。”,但现在我的想法是,一个空荡的房间其实就是一个监狱。去宜家买家具只不过是在装饰你的监狱,你所购买的只是妥协,因为他们卖的就是妥协。你在那里永远也买不到一件“完美”的东西,你可能买到可用性或效率,但永远买不到“完美”。并且,哪怕你装饰完了你的“完美王国”,它也只不过是一个漂亮些的监狱而已。

克:宜家有一种方便、效率的品牌文化。那天我们视频通话的时候你说你留意到了我身后的宜家家居。对于 《漂流舞台》来说,所有的这些概念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

王:我现在也说不清在美国的这9年里,我到底不经意地(或者说被动地)买了多少东西。很多时候我买不是因为我想,而是因为我不得不买。一方面,买是因为他们真的很方便、好用,但另一方面,我也很害怕它们。想到未来10年我很可能继续不断地搬家,这期间又会买多少新的东西就觉得可怕。所以,在作品 《漂流舞台》的虚拟空间中,你可以看到很多“不经意的收藏”。基本的创作过程就是我把素材积累在一起,在 MAYA 中建立我的虚拟王国,结果总是很荒唐且支离破碎。

这也是它好玩的地方。我建立的虚拟空间最终也变成了束缚我自己的事物,企图逃离它已经变成了不可能。

Dreamspace, 2016. 3D渲染,VR,Unity3D游戏引擎
Dreamspace, 2016. 3D渲染,VR,Unity3D 游戏引擎

克:这和你的另一部作品 Dreamspace 有很多可比性。和这个有一点类似的事情是,我有时候会说梦话,并且是睁着眼睛说的。

王:我也会。

克:对,很奇怪。似乎是处在清醒与睡梦的中间状态。《漂流舞台》或者 Dreamspace 都有一种平行于虚拟和真实以及个人回忆的状态。

王:这和梦境的区别就是,我在创作的时候是有意地、客观地想要反映我回忆中住过的那些房间,但每次我这么做的时候就会收不住,结果就非常怪诞。

克:你是否把绿屏或者其他人造世界中的事物看作是某种表象?比如说 Instagram 也扁平化了,你如何看待?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作为艺术家,你对这样的扁平化现象有什么看法?

王:毫无疑问,我们的世界在变得越来越扁平。无论3D渲染做得多么真实,数字格式的内容无论是投影还是显示在屏幕上的时候都是平的。你摸不到它。我对视频装置的概念和在不同空间中展示我的3D动画视频装置很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艺术家对于“扁平世界”的恐惧。总的来说,我们看到的事物正在变得扁平,而也许视频装置可以用来挑战扁平化的趋势。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了解整个世界,所有信息都在那个扁平的平面上,制造商同时也不遗余力地把手机做得更平、更薄。现在这些平的设备拥有非常高的密度,不光是说屏幕分辨率,也包括它承载的信息量,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把大量的信息塞入这些设备之中,越塞越多。我感觉这些拥有高密度信息量的扁平设备也是一个监狱,并且没有刑满释放或者出逃的路径。

你提到了绿屏,众所周知,高饱和度的绿色是二十一世纪的标志颜色。但是我想告诉你我为 《漂流舞台》选择背景颜色的故事。在这件《漂流舞台》的示例中,你可以看到背景里闪烁的高饱和红色和蓝色,闪动频率是每秒30帧,即15帧红色、15帧蓝色交替闪烁。灵感来源自日本动漫《宠物小精灵》。

克:我知道这部动漫!

王:日本在1997年发生了一个很怪异的事情。东京电视台在播放《宠物小精灵》的时候,他们使用了一种当时很普遍的技术,即每秒30帧的高饱和颜色闪烁来制造出一种非常强烈的爆炸效果。

其中有一集这个效果造成了六百多名日本儿童昏厥并被送往医院,原因就是高频闪烁造成的强烈视觉刺激。它会引起人的生理不适,比如头痛、短暂失明、呕吐、痉挛等。在那一集中,怪兽的名字叫“多边兽(Porygon, 或 3D龙)”, 日本发生的这件事情和这个怪兽的名字让我决定把高频闪烁的这个技法用到我的作品之中。

我同时也发现很多观众对作品中我选择的颜色非常敏感,我也经常被他们问到关于颜色选择的问题。而我想的是,人们对此敏感是因为我选择了这些特定颜色,还是因为在当代我们已经被设定了某种固定的观看方式?

克: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有没有什么符号或者肖像想要凸显?

王:我不认为我有具体指代什么符号、文化、宗教之类的东西。我觉得我的作品是大量不同事物或信息的混合,就像我自己一样。

我觉得逐一揭示我创作的虚拟空间中的角色背景不是很有必要,但我可以给你一个例子。在《漂流舞台》中,有一个像玩具一样的圆柱形的角色,脸是卡通风格的。这个脸来自于很多社交媒体的默认头像,这种默认头像在很多网站上都可以看到,比如 Netflix 之类的,如果你不用自己的照片替换,它就会一直在那里。它就是两个圆点和一个弧线,代表眼睛和嘴。

人类进化图示,王业丰
人类进化图示,王业丰

克:Mac 系统的 Finder 也是这个图标。

王:对。我们对人类进化的这个图示都非常熟悉,从猿进化成坐在电脑前的人,讽刺当下电脑如何统治了世界。我觉得那个图还少了一个阶段,我会把两个圆点一个弧线的社交网站默认头像放上去,作为当下进化的终点。这就是我作品中那个像玩具似的角色的来源,但是你看,我给你解释了背后的故事之后它就变得无聊了,所以我们还是保持一点神秘感比较好。



附加问题

以下问题和克里斯接下来在东京主持的项目有关。关于这个项目的详细内容可以在9月份在克里斯的网站上查看。

1.) 发送一张你的电脑桌面给我。

电脑桌面

2.)发送1至3个视频链接(不一定是你自己的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NuwhZWXK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n7nNAJ0I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oJcYgd590

3.)你最喜欢哪个emoji表情符号?

emoji

我好像经常向我女友发送这个。。。

4.)发送一张你电脑中的jpg格式图片给我。

jpg

5.) 用任意的方式回应你发送的图片。

回应

A1:照片里是克里斯、安瑞娜和我(我是喷水的那个)。
A2:如果他们不是克里斯、安瑞娜和我,那里面肯定有人。
A3:如果里面没有人,他们就是在看镜头外的一个人。
A4:他们的衣服和 Flea (呛红辣椒贝斯手)的骷髅连体衣一模一样。



人物介绍

王业丰持续不断地思考和实行有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大量作品主要涉及实验三维图像和动画、录像装置、虚拟实境和3D打印等媒介。

上大美院本科毕业之后,王业丰赴美留学,于2011年夏取得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学位。继而在该校的电影新媒体以及艺术与科技部门担任了一段时间地讲师,并帮助发展与数码艺术相关的课程。自2013年,他赴美国罗德岛学院艺术部门担当助理教授,领导建设数字媒体项目至今。

目前,王业丰主要在美国普罗维登斯和纽约等城市生活、工作,并经常往返于中美两地的艺术领域。他在各地与不同展场进行过合作,作品展览足迹包括美国芝加哥Co-prosperity Sphere文化中心,美国圣塔菲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美国曼哈顿先驱广场,美国纽约Here艺术中心,中国徐州美术馆,中国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芝加哥Gene Siskel电影中心,美国海德公园艺术中心,香港Art Projects画廊,上海Between艺术实验室等。他也曾是美国纽约NARS Foundation基金会的驻场艺术家和评审小组成员。

关于策展人

克里斯·罗密洛(Chris Romero),策展人,热衷于媒体艺术、摄影、动画、互联网以及数字文化。在2015年9月,他和日本互联网艺术团体 IDPW组织了纽约的第一次互联网黑市。他在纽约多次举办过展览,并被《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和 Hyperallergic报道。他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经历体现出他对策展、研究、媒体艺术维护的极大热情。

更多关于克里斯的详细内容,请点击这里查看。

Arthub 非常感谢王业丰和克里斯·罗密洛能够与我们合作在线上的平台为作品做虚拟形式(虽然扁平,但是内容依旧丰富)的公映,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漂流舞台》,以及新媒体作品和我们不经意之中陷入的消费主义陷阱。关于 Arthub 的更多内容,您可以发送邮件至 info@arthubas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