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项目:当代中国艺术制造和佛教
2009年3月12日(周四),下午4点
Samuel Alexander Building:曼彻斯特S. 1. 5 (The Poetry Centre)
介绍
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都可以见到佛像的身影,或用石头、金属、木头的、泥土、漆器塑造而成,或在纸上、衣服上、塑料上临摹而成。在电影、广告、网络中,佛的形象也已屡见不鲜。在东亚,尤其是韩国、日本和台湾,关于各种佛的描述无处不在。他们会出现在民居里、餐馆内、出租车中,甚至广告牌上。当然,也会现身于寺庙中:一间小庙即可容纳几百个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佛像。
偶像崇拜历来是佛教的精髓,因此佛像的大量存在自然不是什么新现象。虽然佛教通常被视为哲学家的宗教,但是现存的一些早期印度著作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大相径庭的佛教修行者形象,他们在视觉上往往与一些特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视觉修行被视为建立信仰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通往佛教精神旅程的必由阶段。在东亚,同样如此,从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该地区起,佛教就一直与偶像崇拜联系在一起。
今天,几位中国最杰出的艺术家——张洹、陈箴、严培明和阚萱——都在他们的作品中采用了佛教元素。这一事实引发了一些有趣但尚未被探究的问题。比如,当一位艺术家声称要投身佛教艺术,或要以佛教为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时,我们该如何定义他/她?在当代全球艺术市场中,我们如何了解信仰和灵感的本质?我们能说那些从佛教中得到灵感的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就没有他们前辈们的作品来的真诚吗?当然,在中国,过去从来没有真正的“佛教艺术”,就像在这片土地上还从未出现过大型的佛教组织,而那些过着佛教生活的人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也从来没有过任何形式的互动。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当佛教的影响在一些亚洲地区逐渐削弱,却在另一些亚洲地区和西方日益增强时,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佛教艺术”这个术语是否依然适用。如果适用,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问一问,这种艺术是否将继续,又如何来继续,它还将发展出什么新的类型、新的风格和新的形象呢?它是否将与过去创造的东西截然不同呢?
作者:Francesca Taroc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