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to overview
12.04.09
/

Arthub支持北京箭厂空间……还有朋友们的举手之劳!

Arthub非常高兴在北京市中心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区内,找到了一个真正试图在非商业环境中展览艺术的空间。在那里,多位艺术家和策展人(姚嘉善、王卫以及何颖宜)起着重要作用,Arthub很高兴能为他们2009年的活动提供一些赞助。


关于箭厂空间

“箭厂空间”是一个由独立策展人和艺术家组织策划的艺术橱窗项目。空间位于北京市中心的胡同里,原本是个小商铺,经过改造后拥有1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箭厂空间”首先希望通过橱窗这种特殊的展示方式,为艺术家的创作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空间内定期更新的艺术作品将会在这里每天面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和文化情境。 其次项目自身也试图探讨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美学关系,尝试艺术创作与公共空间的有机对话,促进当代艺术的试验,交流与研究。“箭厂空间”将会积极地邀请国内和国外的艺术家提供现场装置和项目。


文章:
小是新的大:箭厂艺术空间
作者:姚嘉善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势如破竹。如果中国当代艺术存在根基的话,其在商业上的迅速崛起以及官方对它暧昧的宽容则造就了这个根基的易渗漏和不稳固。扫视今日中国的艺术空间和艺术机构会让人看到一个当代中国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有着极大的要建立制度化,专业化,教育化系统的野心。这些系统将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可以与其世界邻居并驾齐驱,然而这样便忽略了对这些结构的长期基础建设。此外,近来在商业上的迅速成功以及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仅危害了上述系统也阻止了那些更富于冒险精神的艺术实验和讨论模式的出现。如果798和草场地已经变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产业新近发展的同义语,那么它们过多依赖重商主义,精英主义,事件的奇观以及那些将艺术生产的数量凌驾于质量之上的超规格的画廊空间,则成为了这两个地方的内在症候。

圈定城市中的某个特殊区域为“艺术区”似乎是北京市政府支持当代艺术的明显证明,然而身处于城市里那些偏远的角落,这些被钦点的艺术区也产生了两方面很重要的问题:可接近性问题,也即地理和心理上的距离问题;消费问题,在这些艺术区里,那些实际的消费者与画廊空间的经营和生产者是同一群人,观光者也是在艺术区里消费,但是实际上艺术品在除了艺术区之外的情境中很难真正销售出去。这个背后的动机不是要使当代艺术与它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社区建筑形成一种对抗或是相互作用,而毋宁说是将它紧锁在堡垒般的大门之内,使得当代艺术不能够在一般的社群居民中实现传导的效果,在当代艺术与一般民众之间划了一条清晰可见的界线。因此“当代艺术泡沫”更甚于市场现象,而且这种势头正在扩散到那些其他的区域,这些区域似乎将艺术和艺术家封锁在了一个既定区域,因此一种与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紧密的艺术品呼之欲出。

箭厂空间位于北二环路,远离任何的艺术区,那些繁荣发展的美术馆和开发区。地处靠近市中心的一个小胡同里,箭厂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艺术空间模式。这种模式的展览和展示是根据一种实际的物理位置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来定义的。我们谨慎地将空间大小限定在15平米,它不仅提供了一个有别于那些不断扩大的商业画廊和艺术区的“替代比例”,也具有一种实践意图,因为箭厂完全是自我组织,自我赞助。以往北京当代艺术的发展经验很大程度上已经被限定在了特定的艺术区,针对目前的这种气候,箭厂的目标是将艺术放在一个去神话的,不是美术馆和画廊的情境中去展示,尝试让艺术性的参与,探索和实验直面每日生活中的社会和政治现实。

箭厂空间与北京其他的集中的艺术区有所不同。我们不仅占用的空间小,而且运作方式也如同在经营一个小商店,只是把设计作品展示在临街的橱窗里。我们按照临时性商业机构的统一标准缴纳租金,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卖任何东西。通常我们不举办开放性的聚会(除非艺术家自行组织),也不会通过任何方式为自己做广告。我们适度的干预到胡同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装置和视频作品的形式,24小时向路人展示,与当地的环境保持交流。对于我们来说,意义的生成是在与当地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当地的环境是一个先于社会范畴而存在的概念。我们采用的策略是让这个环境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社会结构中的一部分。值得鼓励的艺术模式是特效的也是暂时性的,它源于时间和地点。我们希望从我们的角度更多的关注艺术中包含生命经验的形式和它对多样性的经济、政治、社会有意义的回应。

在每个城市里都有艺术区,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区别。艺术被标志成一个新的领域,是根源于艺术有用论的想法。艺术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目的,它能够通过批评、揭露,甚至仅仅通过最先定位了一个自然存在来促进某种模式或形态的转变。当我们置身于箭厂胡同(一个看似武断的现场)之中,我们试图重新解读人与空间的关系,以个体为中心逐渐向外界放射,放射到邻居、城市、国家,最终到整个星球。我们的观众主体主要是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或生活中大多数时间活动在这个区域里的人,还有偶尔路过的旅游者。箭厂空间不是798或草场地的副本,观众也并不是那些动机明确或对艺术了如指掌的人。我们的活动被动地遭遇着附近居民和路人好奇的眼神和诡异的评论,他们一定在说:“你最好还是回家卖菜吧!”

箭厂空间于2008年四月份开始于北京,创办者是三位艺术家和一位策展人。除了偶尔来自朋友和参与艺术家的现金资助外,我们完全是自主创业和独立经营。我们将它定义为“非盈利的”,“另类的”,“独立的”,即使这些术语在当前已经变得越来越含糊不清。将它定义为“非盈利的”,并不仅仅因为我们的展示类型和我们推出的艺术家,更是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摆脱商业和经济的纠缠,因此我们既不出售艺术品,也不收取任何比例的佣金。我们更希望箭厂空间符合“另类艺术空间”的定义,就像美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许多先锋性艺术空间一样,他们的任务便是去抵抗所谓“制度化”意识形态的过度流行。但是反过来说,这些术语也忽略了艺术世界的自身结构,就像Andrea Fraser所说,“反对制度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自身创造了制度,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制度是什么,什么样的制度是有价值的,我们如何得到回报,什么样的回报是我们渴望得到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实施了四个展览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有价值的艺术实践与策略实施,展示的方法极富创造性,并且与环境产生互动,使之可以被大家分享。第一个展览《侧切》是由两位艺术家合作完成,它包括何颖宜手工制作的一个纸板乒乓球桌和翁维在空间墙面上绘制的一幅画-艺术家通过撕扯、切割与刻划的方式,抽取出运动与思维在空间中留下的轨迹。虽然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调了手工制作的可能性以及对于随后到来的奥运会的影射,但路人更多地被何颖宜乒乓球桌上那个悬浮在空气中的乒乓球给迷惑了。

来自纽约艺术家张怡的项目名为《可能接触》(2009年7月29日至9月29日),它表达了箭厂空间对艺术生产问题的一贯兴趣。《可能接触》是艺术家在北京与箭厂空间合作拍摄的以翻译、无译、跨文化传译、诠释和表演概念为核心的多层次录像作品。它以那些与文化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以及美籍亚裔电影明星黄柳霜相关的事件为起点,将上述二者放到当代艺术的情境当中去重新想象和解读。

《维瓦拉迪法兰西》(2008年11月7日至2009年1月7日)是艺术家倪海峰的一件装置作品,作品反映出直接参与和介入“胡同经济”的兴趣。利用商业化生产中废弃的工业垃圾(织物碎片),制作出两件独特的“高级时装”,这两件时装外套以不同于胡同周遭简陋环境的高级橱窗展示的形式在箭厂空间展示。艺术家有目的地选择了与两个具有完全不同背景的团队合作——一个是坐落在箭厂空间附近胡同里的一家叫做“别具一格”的夫妻裁缝店,以邻里居民提供缝纫制衣和洗涤服务为生,另一个则是两位在北京的法国及澳大利亚时装设计师,作品试图以此来揭示一种过度浪费与实用审美之间的视觉差异。

我们最近的一个项目是北京的艺术家王功新的影像装置作品《与邻居无关》(2009年1月22日至4月2日)。该作品仍然是与箭厂空间位于胡同之中这种直接的社会语境相作用,只是引用了更多的视觉手法。白天的时候,《与邻居无关》是一件雕塑装置,它是隔壁饼铺店面的离奇复制—北京的胡同里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种简易的铝合金玻璃店面。夜幕降临后,在店面上呈现出的影像则描绘了邻居店铺制作和出售大饼与面条的工作场景。两个近邻空间之间至关重要的视觉联系被它们不同的功能所破坏了:一个是仰仗当地居民来获得收入的营业场所,而另一个则是独立的、不具备任何实用功能的,但又有赖于胡同和日常生活模式的视觉机制。通过提供一种与此在地点的指向性联系,《与邻居无关》旨在提出一个新的关于当代艺术如何在一个公共情境中展现的问题。

今年4月到5月间,箭厂空间与艺术家阚萱的合作将成为一个新系列项目的开始,我们暂时把它称为“温床计划”。艺术家会在箭厂空间里实验不同的想法和概念,展示那些尚处于未完成状态的以及正在进行中的作品。与之前的项目在一开始就呈现已完成的作品不同,这个项目中的作品都是接近完成的,它呈现出异于通常展览模式的另一种相反模式。它希望艺术家能够获益于不再关注“完成”的概念,而是趋向于一种持续不断的变化从而使得公众观者得以更加深层地关注于艺术的创作过程。

最终,箭厂空间所感兴趣的并非是与那些大艺术区里的艺术空间分道扬镳,而是通过提供一种观看和生产艺术的替代模式,鼓励那些偶发性的,但是具有实验精神的创作来与其合作。针对那些随处可见的“白盒子”式的,用一种事先规划好的形式来对待当代艺术的艺术空间,我们希望箭厂能够给艺术家提供一个不同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艺术家能直接与那些特定地点的社会关系相互作用,并最终提醒我们艺术固有的与当下条件的暂时性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