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to overview
09.11.12 — 30.11.12
/

中产阶级谨慎的魅力:当代华人观点

媒体预展: 2012年11月9日
展期: 2012年11月9日-30日

地点: 易雅居,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52巷22号;
艺典藏, 台北市內湖區安康路61號。

详细日程请参看下方内容

当代艺术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只是当代艺术本身,也同样被视作商业、经济资产、客体以及品味。作为一种目标状态的符号,即便是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当代艺术一直滋养着当今文化、产生多样化的事物、吸引着狂热的发烧友和全世界范围内的藏家。这样的现象并没有暗示当代艺术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的内涵,也没有根据过去几个世纪里艺术品的生产销售情况而将当代艺术从传统道德中分离出来。

然而,在过去二十年中,艺术市场的爆发与膨胀的确是一个新现象。在亚洲不断中产阶级化的社会结构中,当代艺术仍然被置于灰色地带,一个介乎装饰品味、投资以及个人形象建设之间的朦胧地带。它也同时扮演着阶级融合的角色,将长久的集体主义传统粉碎以适应到来的国际化进程。

亚洲的当代艺术受西方世界表层面繁华的当代艺术影响非常大,在东方则表现为东方人眼中的融合了巴洛克式金黄色的当代性矫饰。这一观点在典型的由新贵构成的社会中,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人们对成熟艺术品位的追求而被意有所指地批判。

对现代化进程与其符号的接受与吸收,在过去几十年中被飞速发展的当代艺术空间们所效仿,大部分都受到西方的‘白盒子’概念影响。因此,艺术品被展示在抽象的建筑结构中以至于异化了他们,或者正如别人说的那样,让艺术品得以在专业的环境中展示出来。
近七年以来,我一直在反复思考如何将艺术品在一种另类的空间中进行展示,而不是在画廊或美术馆中展示。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传统在展示艺术品方面有一个非常相似的传统,那就是艺术品要在相对私人的空间、私密的空间、小团体之间甚至是家人朋友之间进行展示。这样的空间是展示家具、装饰、艺术品、书籍、茶、音乐的理想化空间,它们都是实证经验的一个方面。

这样的想法当然很泛泛且肤浅,但是却描述出了这种无法忽略的现状,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被千年文化遗产包围的历史悠久的国家。本展览策展人曾文泉与乐大豆(Arthub Asia)携李晏祯共同尝试将当代艺术从中国及其语境中转移出来,远离白盒子环境,来到亲密的、私密的空间中与世界连接。

为了挑战这一标准化展览概念与展览方式,此展览将分两个空间进行。第一个空间位于易雅居,在台北市中心,参与的艺术家有没顶公司、杨福东、蔡佳葳、Julika Rudelius, 杨振中、张奕满、刘建华、李俊、耿建翌、邱志杰、蔣鵬奕、陈轴以及周嘯虎。这些作品直接与家庭空间相关,直接挑战并冲击装饰空间。War Art Company受二位策展人之邀,负责此次展览部分内容的装置与搭建,主要是一些场域艺术作品的搭建,比如张恩利、陈轴的作品等。

第二个空间位于艺典藏,坐落于内湖区的一间精美空间,将用于艺术品存储并和第一个空间进行对话,主要展出的艺术家有杨振中、张培力、以及李然、蒋鹏奕、张奕满以及Francesco Simeti. 此空间展出的作品探讨私人的、社会的、转变的以及心理空间上的问题,将展览提升到一个更抽象、更通用的解读层面。

此空间所展示的部分作品将作为家具店经历的一种延伸,从家具店先前的语境中进行去语境化并展示在白盒子空间中以更强烈地抵抗艺术价值与存在。展览稍后将在补充图录中记录下来,并批判性地将问题拓展得更远、更广,并将中国内的艺术转移到更丰富的语境之中,在艺术与其成就中,更人性化地趋近亚洲的敏感性。

本展览也提供了一个契机以展示来自中国的三代艺术家,但同时也展现了通过多方面经验而和中国文化建立联系的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因此,本展览不能定义为中国艺术的展览,而是一个关于中国与其多样性艺术家作品与创作方向的展览。中国已成为了艺术家进行实验的平台、一个仍在建设中的国家,因此,中国对新模式、新创意、新结构的当代艺术和观点价值也保持着开放的态度。

我们想借此机会感谢所有参与到其中的艺术家与画廊,感谢你们对此艺术项目的支持与帮助并挑战传统观念来(台湾首次)展示自己的作品。特别感谢曾文泉、李晏祯、张增伟, Angela Yi, 谢佳璇, Mao, Guang Ming Lin等,感谢他们对此次展览的大力支持与专业帮助。

具体安排:
开幕酒会:
5:00 – 8:00 pm,易雅居 (第一部分)
8:30 – 10:30 pm,艺典藏 (第二部分)
易雅居于艺典藏将在市区内设有接驳巴士。

更多内容请致电:
易雅居: (02) 2776-6628
艺典藏: (02) 2794-0102
E-mail: info3@yi8c.com